各有关高校:
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的意见》(皖教秘高〔2020〕67号)要求,由大赛组委会提交的《2020年安徽省机器人大赛赛项规程》,经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审定通过,现将赛项规程予以公布。大赛组委会要严格按照规程开展各项竞赛组织工作。请各高校按照规程要求,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参赛。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
2020年9月15日
2020年安徽省机器人大赛赛项规程
一、赛事名称
项目名称:安徽省机器人大赛
英文名称:Anhui Province Robot Competition
组别:本科组、高职组
二、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学院、8040威尼斯、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一)组织委员会
主 任:
储常连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执行主任:
梁 樑 合肥工业大学校长
副主任:
梁祥君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
周加来 8040威尼斯副校长
孙敬华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岳毅平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邵一江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委 员:
朱永国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
李军鹏 合肥工业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创新创业教育处处长
胡学钢 教育部大学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经庭如 8040威尼斯教务处处长
戴道明 8040威尼斯院长
李京文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章炳林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与传媒学院院长
张 鹏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
夏 娜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
薛 峰 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
(二)专家委员会
主 任:
王 浩 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委 员:
朴松昊 哈工滨工业大学教授
韩江洪 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岳丽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郑利平 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张润梅 安徽建筑大学教授
孟 浩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
钟秋波 宁波工程学院教授
高先和 合肥学院教授
(三)仲裁委员会
主 任:
孙怡宁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委 员:
郑召丽合肥工业大学纪委办公室副主任
关 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编辑部主任、副研究员
(四)秘书处
秘书长:
胡学钢 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三、竞赛目的
为推动和促进机器人、嵌入式控制、算法与程序设计、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与数字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特面向安徽省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举办安徽省机器人大赛。大赛旨在推动机器人相关技术的发展,激励大学生的程序设计特别是算法分析与设计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微处理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在校大学生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我国的机器人领域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四、竞赛内容
(一)竞赛内容
本次竞赛设四个大类比赛:
(1) 机器人类
(2) 程序设计类
(3)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类
(4) 数字媒体类
(二)竞赛方案
(1)机器人类比赛采用作品赛的形式。
每支参赛队伍依据竞赛规则和打分标准进行作品的设计和开发,最后通过线上提交,线上执行/演示/答辩,线上评审的方式进行。
(2)程序设计类竞赛采用分布式比赛形式。
各参赛队将在所属学校安排的考场进行竞赛,学校领队签署遵守比赛规则保证书,每所学校可设立多个考场,组委会就近安排巡视员在比赛期间进行巡视,保证比赛公平性。
竞赛进行中,每个参赛队拥有一台计算机,每一道题均采用程序求解,参赛队解答出每一道题后通过比赛系统在线提交源代码,后台服务器通过测试数据进行程序正确性判断,实时反馈每个测试点的判定结果给提交队伍,系统反馈的判定结果及其含义如下所示:
判定结果 | 含义 |
+ | 通过 |
x | 答案错误 |
r | 程序因为非法内存访问或未处理异常而结束,常见的有数组越界等 |
t | 程序运行的时间超过题目规定的时间 |
p | 程序输出的答案是对的,但是换行或空格等不符合输出格式要求 |
m | 程序使用的内存超过规定的内存限制 |
o | 程序输出的内容过多,超过了OJ的限制,请检查程序中是否有可能存在无限循环输出 |
编译错误 | 提交的源代码没能通过编译。 |
例如:某题共有10个测试点,某队伍提交代码后,系统反馈结果为:++xxrrtt++,该反馈结果包含10个符号,分别代表相应测试点的判定结果。 对于上述反馈结果,可以发现,该提交代码通过了1,2,9,10测试点,其中3,4测试点答案错误,5,6测试点运行时错误,7,8测试点运行超时。
(3)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类比赛采用 “最小系统板+功能模块”的组合方式完成竞赛。
其中,最小系统板分为A、B、C、D四类平台,竞赛A类平台:STC12C5A60S2单片机;竞赛B类平台:STM32F103ZET6(C8T6)微处理器;竞赛C类平台:FPGA型号:Xilinx公司Artix-7 FPGA;竞赛D类平台:物联网平台。
功能模块由输入、输出设备组成,包括键盘,传感模块(数字或模拟信号),LED,LCD,数字或模拟输出信号控制单元,电机驱动等应用模块。
学生需要根据任务完成硬件搭建和软件代码的编写,比赛提供相关硬件技术手册、编程软件和其他相关调试工具,但不提供所用开发板例程(特殊设备驱动程序在赛题中给出),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独立开发的能力。
D类平台:以分布式方式组建的多节点嵌入式应用,旨在考察安卓应用程序设计。硬件包括功能节点和主控节点。功能节点是以单片机为核心配以传感器模块、传输模块(WiFi或蓝牙)而成的,可以独立完成数据采集和驱动输出功能的系统。功能节点固化了嵌入式程序,可直接工作无需编程;主控节点是Android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通过WiFi局域网络或蓝牙网络,实现多个功能节点数据采集或控制输出。硬件可以参照技术服务公司的“移动互联网开发平台”,
竞赛平台:A平台及相关模块由参赛队自带,并接受组委会组织的赛前审核,审核通过后方能带入赛场;B、C、D平台组委会提供。
竞赛现场提供材料如下:
每队竞赛用赛场台式电脑壹台,相关硬件技术手册,每台电脑上已安装好竞赛用编程调试软件及驱动。
① A平台
STC12C5A60S2编程软件:Keil C51 V8.18,烧录软件:stc-isp-15xx-v6.85。
② B平台
STM32F103ZET6(C8T6)编程软件KEIL uVision4 (for ARM),烧录软件:mcuisp V0.993(或者JLINK下载方式)。库版本: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
③ C平台
Xilinx公司的Vivado为EDA软件,Verilog HDL作为硬件描述语言。FPGA实验设备主要参数如下:
l FPGA型号:Xilinx公司Artix-7 FPGA;
l DDR3 SDRAM:16位,128MB;
l SPI FLASH:4MB;
l RS-232接口:1个;
l (5)7段数码管:8个;
l 拨动开关:16位;
l LED:16位;
④ D平台
Ecplise Mars Release (4.5.0)、JDK 1.7.0、ADT-23.0.6、Android SDK等。
(4)数字媒体类比赛采用网络初赛+线上决赛的方式。
网络初赛选取前60%获奖,其中后30%自动设定为三等奖,前30%参加决赛评选一等奖与二等奖。决赛采用参赛队伍进行作品展示与答辩,专家点评打分方式进行。在答辩时,参赛队需要向评审专家说明作品创意与设计方案、主旨内容、作品实现技术、作品特色等内容。每个答辩小组的评审专家,由来自相关方面的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综合考察参赛作品选题、主旨内容、作品创意与设计方案、作品实现技术与特色、作品呈现与答辩效果等方面,确定作品的答辩成绩。
决赛选用线上比赛方式,作品答辩使用腾讯会议系统,参赛队提前准备好答辩环境,包括:答辩机器、腾讯会议系统(可共享屏幕进行答辩)、摄像头、实物展示、VR设备等等,建议准备2处可参加线上答辩的环境。评审专家分别连线参与腾讯会议进行评审。设置小组线上秘书,主持线上会议,安排参赛队伍轮流进入腾讯会议,并解决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五、竞赛方式
本次大赛中,数字媒体类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其他类别比赛,包括机器人类、程序设计类、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类通过各学校校赛选拔以后直接进行决赛阶段比赛。
六、竞赛流程
(一)机器人类比赛
2020年6-8月组委会依托专家组、技术委员会参照全国比赛的规则,结合安徽省的特点对比赛规则研讨,2020年9月份初发布比赛规程;2020年10.1日-15日在比赛官网上报名,2020.10.24-25日在线上分别按照比赛规则进行决赛。
(二)程序设计类比赛
(1)2020年6月18日,召开技术委员会(专家组)会议对比赛子项目进行遴选并确认。
(2)2020年7月20-21日,技术委员会在合肥工业大学由技术委员会(专家组)面向各参赛学校对比赛规则进行进一步解读。
(3)2020年9月15日-30日在比赛官方网站上进行报名。
(4)2020年10月18日-19日分布式考点举行程序设计比赛。
(5)参赛通知等相关信息将在官方网站上发布。
(三)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类比赛
2020年10月10-20日在比赛官网上报名,2020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各参赛队所在学校实验室(机房)进行比赛。
(四)数字媒体类比赛
(1)报名时间:9月20日——10月6日(每个学校提交盖章的推荐列表)
(2)报名资格审查:10月7日——10月10日
(3)提交作品时间:10月10日——10月15日
(4)网上初评时间:10月16日——10月22日
(5)线上决赛时间:10月24日——10月25日
七、竞赛赛题
(一)机器人类比赛赛题
(1) RoboCup仿真2D比赛
(2) RoboCup仿真3D比赛
(3) 仿人机器人短跑比赛
(4) 仿人机器人障碍跑比赛
(5) 仿人机器人多人舞蹈比赛
(6) 轮式机器人田径比赛
(7) 服务机器人比赛
(8) 智能机器人分拣挑战赛
(9) 机械臂挑战赛
(二)程序设计类比赛赛题
专家委员会参照但不限于下列知识点进行命题,一般10~12题,比赛时间为5个小时。
数据结构知识:包括基础数据结构(链表、栈和队列、串、树和二叉树、图、排序与检索等);树形结构(线段树,树状数组,字典树,伸展树,左偏树,动态树,lca&rmq,划分树,SBT等);字符串(kmp、AC自动机、后缀数组、最小表示法);其他(并查集、散列表、块状链表、双向链表)等。
基本算法知识:包括基础算法(枚举、贪心、递归、分治、递推、构造、模拟等);动态规划(简单dp、线性dp、树形dp、状态压缩dp、单调性优化等);搜索(dfs、bfs、记忆化搜索、优化与剪枝、双向搜索、A*、IDA*等)等。
图论:包括最短路径(单源、任意);生成树(prim、kruskal、度限制最小生成树、最优比率生成树、次小生成树、最小树形图、生成树的计数、树的划分和枚举);匹配问题(二分图的最大匹配、KM、2-SAT、同构);网络流(最大流、最小费用最大流、最小割模型、网络流规约);其他(拓扑排序、双连通分量、强连通分支及其缩点、图的割边与割点、最小环、欧拉路径、哈密顿路径、平面图、分层图思想、偶图)等。
数学:包括数论(素数和整除问题、进位制、同余模算术、整数因子分解、GCD、扩展欧几里得、求解模线性方程、中国余数定理、元素的幂);组合数学(加法和乘法原理、排列组合、递推关系和母函数、容斥原理、抽屉原理、置换群与Polya定理、MoBius反演、偏序关系理论);计算方法(二分法求解单调函数相关知识、三分法求解单峰(单谷)的极值、矩阵法、迭代逼近、高斯消元法、随机化算法、0/1分数规划);计算几何(判断线段相交、判断直线相交、判断点是否在多边形内、凸多边形面积&重心计算、求外接圆与内接圆、求凸包、最近点对问题、最远点对问题、点集或图形集合的最小覆盖圆、点集或图形集合的最小覆盖矩形、矩形的交与并、三角剖分等);其他(博弈论、线性规划、整数规划、概率问题、多项式与快速傅里叶、数学思想与方法的综合运用如构造、猜想、归纳法、反证法等)。
(三)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类比赛赛题
竞赛试题由竞赛组委会征题,竞赛前一晚从安徽省机器人大赛组委会拟定题库中抽签选取,并由竞赛当日早晨08:00之前分发给竞赛选手,保证竞赛公平公正。
(四)数字媒体类比赛赛题
(1) 参赛作品领域
征集的作品内容分为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类、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类和VR+专项三大类。具体作品类别如下:
①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类涵盖:程序设计类交互式媒体作品,包括但不限于APP、微信应用、桌面应用、HTML5网站;
②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类涵盖:非程序设计类媒体作品,包括但不限于2D/3D数字动画、视频拍摄剪辑、视频特效、交互设计等;
③ VR+专项由上海遥知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平台,涵盖全景应用类、虚拟展示类、虚拟交互类三个方面的作品;
(2)竞赛主题
大赛主题为“大美中国”,参赛作品需以体现“美丽中国,绿色中国,和谐中国,创新中国”为方向,以全面展现中国特色文化、和谐人文环境、建筑风貌等为题材,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及艺术等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展现大美中国,全方位立体式推广宣传中国特色文化。
八、竞赛规则
为保证竞赛公平公正,竞赛组委会、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秘书处成员及竞赛相关工作人员不得作为参赛指导教师。
每一类别,同一教师指导的队伍总数不得超过4支,其中作为第一指导老师不得超过2支。学生参与比赛可以无指导教师。
(一)机器人类比赛
(1)报名资格和要求
参赛人员必须是安徽省高校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比赛以队为参赛基础,每支参赛队由1-3名同学组成,设指导教师1-2名;各高校二级教学单位每个竞赛子项目参赛队数不超过2支。参赛队员是否符合本规则关于学历的规定,由竞赛组委会负责解释。
所有参赛队伍由各高校选拔上报,大赛不接受个人报名。每所学校指定一名领队负责报名(每所学校指定1名教师进行认证),领队在比赛前通过网络或纸质方式向组委会报名注册,并对所有的参赛队伍人员信息进行负责。所有参赛人员、指导教师、领队须签署大赛承诺书。
(2)赛前准备
赛前拟开展机器人比赛规则研讨,并对比赛规则进行进一步解读,各参赛学校务必派出相关领队、指导教师、参赛队员参加赛前的研讨培训,本次培训采用线上的方式,具体时间由大赛组委会通知发布。各参赛队伍师生依据比赛规则和要求进行比赛准备。
(3)比赛期间
机器人类比赛各小项参照全国赛比赛规则制定安徽省的相关比赛子项的比赛规则,比赛时按照各小项的比赛细则进行在线比赛。比赛期间也将举行机器人比赛论坛,进行相关技术研讨。
(4)成绩公布
各子赛项竞赛结束后,竞技类比赛项目可以通过网上直播直接获得比赛的成绩;打分类比赛项目在统计汇总分数后第一时间公布比赛成绩。最后由竞赛组委会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并再次在高教网将获奖情况进行公示,待公示期满后,发竞赛获奖证书。
(二)程序设计类比赛
(1)报名资格
程序设计类比赛分本科组和高职组分别进行。参赛对象为安徽省高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
比赛以队为参赛基础,每支队伍含参赛队员不超过3名,指导教师1~2名(必须是参赛学校的在岗教师)。每个参赛学校设一名领队。
指导教师必须保证所有队员符合本规则的规定。指导教师作为参赛队伍的代表,负责比赛活动中的联系工作。
参赛学校必须向竞赛组织委员会提交领队、指导教师和队员的身份合格证明材料,经竞赛组织委员会审查通过后,参赛队伍才能获得参赛资格。
领队、指导教师和队员的身份合格证明材料:由各高校教务部门一次性出具所在学校所有参赛队报名表,包括:参赛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级、专业等信息,领队、指导教师的教师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所在部门等信息,并经学校教务部门盖章生效。
参赛队员、报名队伍需要符合以下规则:
① 每支队伍参赛队员必须是未取得学士学位或者同等学历的正式在籍学生。
② 每支队伍参赛队员代表参赛单位参加本竞赛不得超过3次。
(2)报名要求
① 队数要求:参赛以学校为单位,组委会为每个单位提供2支队(含)以内参赛名额,参赛单位2支队(不含)以上参赛名额由参赛单位向组委会提出申请,报名截止后组委会根据报名情况,结合各学校参加本年度省级月赛积分情况统一核定。
② 参赛资格确定:参赛队员是否符合本规则关于学历的规定由竞赛组织委员会负责解释。
(3)赛前准备
① 指导教师选拔出参赛队员,根据竞赛内容进行相关训练,队员需熟悉竞赛内容,积极训练;
② 参赛学生、指导教师需要签署竞赛承诺书,签字并由所在单位加盖公章,由领队统一报送竞赛组委会;
③ 采用分布式比赛方式,每个参赛学校领队需要签署遵守比赛规则承诺书,签字并由所在单位盖章。另外需要准备好本校考点,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4)竞赛期间
竞赛中每队拥有一台计算机,竞赛命题10~12题,比赛时间为5个小时。
参赛队员可以携带诸如书、手册、程序清单等参考资料。
参赛队员不能携带任何可用计算机处理的软件或数据(不允许任何私人携带的U盘、磁盘或计算器)。
参赛队员不能携带任何类型的通讯工具,包括无线电接收器、移动电话。
在竞赛中,参赛队员不得和竞赛技术委员会指定工作人员以外的人交谈;系统支持人员可以回答和系统相关的问题,例如解释系统错误信息。
竞赛的预定时间为5小时,但当竞赛进行一定时间后,竞赛组委会可以因为出现不可预见的事件而调整比赛时间长度,一旦比赛时间长度发生改变,将会及时并且统一的方式通告所有参赛队员。比赛过程中,选手若要上厕所等离开座位行为,必须征得裁判批准,且有裁判陪同。
当参赛队伍出现妨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时,诸如擅自移动赛场中的设备、未经授权修改比赛软硬件、干扰他人比赛等等,将会被取消参赛资格。
(5)成绩公布
比赛后由专家委员会进行按规则裁判,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实事求是给出比赛成绩,全程接受仲裁委员会监督,并将结果提交组委会进行公示,然后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并在高教网将获奖情况进行公示,待公示无异议后,发竞赛获奖证书。
(三)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类比赛
(1)报名资格和要求
参赛成员应为安徽省高校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参赛各队队员必须由2名在校大学生组成,指导教师不多于2名,必须是参赛学校的在岗教师,设领队一名(可由指导老师兼任),每一个学校的报名指标数根据上一年的报名数和获得成绩综合确定,该数据比赛前公布,但最多每一个学校不能超过25支队伍。参赛队员是否符合本规则关于学历的规定,由竞赛组委会负责解释。
参赛学校必须提前通过网络或纸质方式向组委会报名注册,不接受个人报名。
竞赛当天交所在学校教务处或二级学院/系纸质报名表给组委会工作人员,组委会工作人员核实身份证和学生证,现场随机分发座位号,评测次序也以此签号为准。
(2)赛前准备
竞赛平台及材料可以由参赛队自带,并接受组委会组织的赛前审核,审核通过后方能带入赛场;也可以用组委会提供的平台。
(3)比赛期间
参赛队必须在组委会工作人员指定的位置就坐和操作指定的计算机。
在竞赛中,参赛队员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硬件连接和软件编写调试,参赛队员不得和竞赛组委会指定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交谈,现场工作人员只能回答和处理与平台系统相关的问题。指导老师和其他无关同学禁止进入竞赛现场。
竞赛时间为4小时,结束前15分钟有相应提示。竞赛结束时间到,关闭计算机停止答题。参赛队员全部离开赛场在指定场地等待评测。
参赛队员在竞赛进行1小时后方可提交作品,并向工作人员示意,记下完成时间,签名后离开赛场。
参赛队员出现妨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诸如擅自移动赛场中的设备,未经授权修改比赛软硬件,干扰他人比赛等,取消其参赛资格。
(4)成绩公布
竞赛结束后,由竞赛评测专家进行现场评测,竞赛成绩最后由竞赛组委会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并再次在高教网将获奖情况进行公示,待公示期满后,发竞赛获奖证书。
(四)数字媒体类比赛
(1)报名资格
参赛对象为安徽省高校在校生全日制本科生、专科生及研究生。参赛各队队员必须由在校大学生组成,每支队伍成员不超过5 名。每个队伍指导教师不多于2名,且必须是参赛学校的在岗教师。每校设学校领队1名。
(2)报名要求
① 队数要求: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类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类各校每类作品的参赛数为2队,并参照该校2019年和2018年数字媒体创新设计类比赛成绩增加名额,每获得某类一等奖则该类参赛数增加1队(如:上一届获一等奖的院校可增加1参赛队、依此类推),VR+类作品本届不限项,报名表必须由学校联络人推荐并且加盖教务部门公章。
② 作品提交要求:在官方指定报名网站上传资料为报名表和作品,总容量限制在50M以下,如果作品无法压缩到50M,可以制作3分钟介绍作品的视频。报名表需详细说明参赛作品中主要的原创工作。
③ 决赛时均需提供作品简介、源代码、源工程、素材文件,最终呈现形式与初赛提交作品超过80%的吻合度,另外提交大赛承诺书签字原件或者PDF扫描件,所有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签名,并加盖所在学校二级学院或教务部门公章。
(3)赛前准备
① 所有专家/裁判和大赛组委会及秘书处成员需签署承诺书;
② 各高校需要在省赛报名之前组织校赛,按省赛作品分类方式给出排名,并于10月8日前提交推荐列表到组委会,组委会进行审核后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上传作品账号密码;
③ 参赛学生需认真研究数字媒体创新设计赛类比赛方案及主题指南,认真组织材料。2020年10月15日前,将完善的作品在安徽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官网上注册上传,等待网评。
(4)竞赛期间
初赛作品评审选用网评的方式进行,网评专家的选取规则为:依据自愿性原则,在安徽省数字媒体高校联盟的专家库中抽选数字媒体技术以及数字媒体艺术方向专家组,构成安徽省大学生数字媒体创新设计赛作品的评审专家库。由大赛组委会在评审专家库中选取部分专家组成数字媒体创新设计类比赛作品的评审专家组,对大赛作品进行网评。
决赛采取线上现场答辩的形式,答辩将分成几个组同时进行,分组方案由组委会制定,但组委会不决定各组答辩顺序,各组的答辩顺序将在抽签仪式中抽签产生。
答辩时参赛队至少有1名代表到场(线上会议室可多名队员在线),否则将无法获奖。答辩前参赛队员需向各组的秘书出示身份证或学生证以确认自己身份。每个队答辩环节7分钟,专家提问回答环节3分钟。VR+专项答辩由于需要VR设备操作展示,每个队答辩环节时间12分钟,专家提问回答环节3分钟。根据答辩需要,允许答辩队伍通过手机、实物等方式辅助展示作品。答辩现场(包括线上会议室)在答辩过程中对外封闭,请待答辩的队伍等秘书通知再进入现场。
(5)成绩公布
初赛的作品成绩由网评专家进行打分,根据分数对作品进行排序。名次靠前的作品参加决赛。决赛成绩由决赛评审专家现场给出。根据作品分数的高低,对作品进行排序。竞赛成绩最后由竞赛组委会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并再次在高教网将获奖情况进行公示,待公示期满后,发竞赛获奖证书。
九、竞赛环境
(一)机器人类比赛
本届大赛采用线上方式进行,不需要进行参赛选手的集中与现场赛。根据各子项目比赛的特点,机器人类比赛的竞赛环境如下表。
大类 | 比赛类别 | 地点 | 备注 |
第一大类 | RoboCup仿真2D比赛 | 合肥工业大学机房 | 各参赛队伍提供仿真程序 |
RoboCup仿真3D比赛 | |||
第二大类 | 仿人机器人短跑比赛 | 各参赛队伍所在学校
| 各参赛自行搭建符合比赛要求的场地,能够按照赛事规则里面规定的标准搭建的学校才可报名,赛前组委会进行检查 |
仿人机器人障碍跑比赛 | |||
仿人机器人多人舞蹈比赛 | |||
轮式机器人田径比赛 | |||
机械臂挑战赛 | |||
第三大类 | 服务机器人比赛 | 组委会搭建标准场地 | 采用统一平台,各参赛队伍提供仿真程序 |
无人系统机器人智能分拣挑战赛 |
其中第一大类比赛各参赛学校提交其研发的参赛程序,在组委会和专家人员的监督下,在合肥工业大学机房现场直播给各参赛队伍观看;第二大类比赛的场地在参赛队伍所在学校,由参赛队伍提供至少2种视频直播的方式给由评委评判得分;第三种方式由参赛队伍提供程序,在组委会搭建的标准场地上现场直播给各参赛队伍提交的真实执行结果。具体直播方式和细节由赛前培训会具体解读。
(二)程序设计类比赛
竞赛场地为承办高校机房(现场赛)或各参赛高校机房(线上分布式)。
竞赛语言: C/C++、Java、Python。
C/C++环境采用Dev C++或CodeBlocks,Java语言环境采用Eclipse。
每支队伍使用一台计算机,所有队伍使用计算机的规格配置完全相同。竞赛中使用的语言软件版本必须是已经发行的版本。竞赛承办者在竞赛中应该向参赛队伍提供足够的磁盘空间。其他有关细节,如存储器和硬盘配置、软件版本、打印机信息在队伍报到时公布。
竞赛裁判由裁判软件进行自动判定,裁判机运行环境和竞赛队计算机环境完全一致。
(三)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类比赛
决赛地点定于各参赛队所在学校实验室(机房)进行比赛,组委会派出同城巡视专家,现场执行组委会竞赛安排。2020年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类比赛采用线上+线下竞赛形式。竞赛具体执行方案如下:
(1)竞赛现场需有投影仪、投屏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竞赛过程中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监测参赛院校竞赛场所,保证竞赛公平公正公开;
(2)竞赛现场监控要求:竞赛学校尽可能将参赛队安排在一间实验室(机房),各参赛院校竞赛用实验室(机房)前后需安装有视频监控系统,可使用笔记本电脑、手机或其他外接的摄像头,保证竞赛用实验室(机房)内环境清晰可见,并录像保存,竞赛结束后传组委会备查;
(3)竞赛现场志愿者安排:各参赛院校根据竞赛队伍安排本校志愿者,根据参赛队伍数安排志愿者,每10队安排2名志愿者;
(4)竞赛现场巡视专家安排:各参赛院校根据参赛队伍安排同城巡视专家,每10组派出1名巡视专家赴同城院校竞赛现场巡视;
(5)竞赛现场评测安排:竞赛时长4小时,竞赛结束后由现场巡视专家和线上远程专家评委共同打分,最终取二者平均分为参赛队伍最终成绩。评测时巡视员通过与线上远程专家视频的方式共同给参赛队伍评测打分;参赛队员逐项演示其功能,专家打分,学生签字确认。
(四)数字媒体类比赛
现场决赛地点采用线上会议室方式进行。
各参赛高校竞赛场地有投影仪、投屏系统、音响系统、头盔、手柄、定位器等设备,同时整个竞赛现场分为PPT演讲区、设备演示区、比赛准备区等。每一个竞赛场地有三位工作人员负责现场的服务、安全等工作。
十、成绩评定
(一)机器人类比赛
机器人类按照各子项目的详细规则和评分标准参照全国机器人比赛的比赛标准制定,具体标准见附件2。
(二)程序设计类比赛
(1)评分标准
比赛包含若干道试题,每道试题会设置若干测试点,每个测试点赋予一定的分数,题目所有测试点分值之和为100。选手代码提交后按照测试点进行评判,并按照测试点给分,每个测试点通过即得到相应的分数,否则该测试点得分为0分,该题的最终得分由代码通过的测试点得分之和构成。每道题目允许多次提交,系统取该道试题的最高得分作为该题的最终分数。
竞赛裁判主要负责判定解答提交是否正确,竞赛裁判、裁判长、竞赛技术委员会主席根据参赛队伍比赛结果协商后确定获胜队伍,并报竞赛组委会审核发布。
参赛队员有权利通过提交解释请求,针对试题描述中的不明确或错误的部分提问。如果裁判确认试题中确实存在不明确或错误的部分,将会通告所有参赛队伍进行声明或更正。
(2)评分方法
参赛队伍根据解题总得分进行排名,总分相同的参赛队根据总用时从小到大进行排名。总用时由每道解答正确的试题的用时总和构成。每道试题用时将从竞赛开始到试题解答被判定为正确为止,未正确解答的试题不记时。
为了保持赛场的紧张气氛,在比赛结束前1小时,会停止对于竞赛结果的公告信息,但对于运行的判决结果仍将及时通知其提交队伍。
请特别注意本条规则(非常重要):参赛队的队号在竞赛前抽签(或由组委会随机产生)决定,这个队号在竞赛平台系统中使用。队号与参赛学校名称的对应关系在竞赛过程中是不对裁判公布的。竞赛技术委员会负责在竞赛开始后60分钟将队号与参赛学校的对应关系公布在显著的位置。
(三)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类比赛
(1)评分标准
各平台评分标准,由评测专家根据选定赛题内容共同拟定。
(2)评分方法
① 评测时,每组保留一名参赛队员现场演示作品。专家首先观看参赛队员作品演示,是否完成题目各项功能要求,并逐条打分。
② 观看硬件搭建情况(整洁、合理等)。
③ 参赛队所在学校的评阅专家不得参加本学校参赛队的打分评阅工作。
④ 对违反竞赛规则的参赛队,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成绩无效。
(四)数字媒体类比赛
(1)评分标准
安徽省大学生数字媒体创新设计赛决赛根据作品数量分多组进行评审,每组邀请7名省内外专家进行现场评审。
对于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类,邀请4名数字媒体技术类专家以及3名数字媒体艺术类专家组成7名评审专家组。
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类,邀请3名数字媒体技术类专家以及4名数字媒体艺术类专家组成7名评审专家组。
对于VR+专项类,邀请3名数字媒体技术类、3名数字媒体艺术类专家以及1名虚拟现实相关企业专家组成7名评审专家组。
每件作品的最终成绩计算方法: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其余5位专家平均分。
(2)评分方法
①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类作品评分方案
参赛作品必须是在本年度完成的原创作品,无知识产权争议,作者必须是作品的主要完成者,已发表或已参加校外其他同类型比赛并已获奖的作品,即使经过修改,也不得参加本赛事。
参赛作品须符合“大美中国”主题,重点评判作品代码与算法的设计效果,兼顾作品的创意和艺术效果。
具体评分标准:
设计内容 (30分) | 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国家政策和有关法律要求(5分) |
内容的设计目标清晰明确(5分) | |
内容的表达体系结构完整(10分) | |
内容的表达形式丰富多样(10分) | |
艺术效果 (20分) | 整体风格一致,且适合所表达内容(10分) |
画面布局合理,色彩协调,视觉感受美观(5分) | |
声音大小适中,切入准确,声音画面配合(5分) | |
技术指标(40分) | 程序运行稳定流畅(10分) |
交互设计合理/算法响应速度快(15分) | |
使用恰当的编程技术带来创作效率或者艺术效果上的提升 (15分) | |
新颖程度 (10分) | 有媒体对象上或表达形式上的创新(5分) |
硬件、软件、算法上的创新(10分) |
②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类评分方法
参赛作品必须是在本年度完成的原创作品,无知识产权争议,作者必须是作品的主要完成者,已发表或已参加校外其他同类型比赛并已获奖的作品,即使经过修改,也不得参加本赛事。
参赛作品须符合“大美中国”主题,重点评判作品代码与算法的艺术表现效果,兼顾作品的创意和技术手段。
具体评分标准:
设计内容 (30分) | 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国家政策和有关法律要求(5分) |
内容的设计目标清晰明确(5分) | |
内容的表达体系结构完整(10分) | |
内容的表达形式丰富多样(10分) | |
艺术效果 (40分) | 作品的色彩方案与表达(10分) |
作品的空间方案与表达(10分) | |
声音画面配合度(10分) | |
作品的整体感染力与观赏度(10分) | |
技术指标(20分) | 作品中媒体元素属于自己创作的程度(10分) |
使用超过三种及以上的媒体创作类软件(5分) | |
使用恰当的操作技巧带来创作效率或者艺术效果上的提升 (5分) | |
新颖程度 (10分) | 有媒体对象上或表达形式上的创新(5分) |
有艺术加工方式或艺术表现上的创新(5分) |
③ VR+专项
参赛作品必须是在本年度完成的原创作品,无知识产权争议,作者必须是作品的主要完成者,已发表或已参加校外其他同类型比赛并已获奖的作品,即使经过修改,也不得参加本赛事。
参赛作品须符合“大美中国”主题,重点评判的VR应用特性,兼顾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技术手段。
设计内容 (30分) | 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国家政策和有关法律要求(5分) |
VR的应用领域恰当且有推广价值(15分) | |
内容的表达目标明确、结构完整(10分) | |
艺术效果 (30分) | 作品中媒体元素属于自己创作的程度(10分) |
作品的色彩与空间表达(10分) | |
VR作品的沉浸感(10分) | |
技术指标(30分) | VR相关技术使用恰当且正确(10分) |
所用引擎及插件使用的熟练度(10分) | |
交互方法丰富,易于操作(10分) | |
新颖程度 (10分) | 有艺术加工上的创新(5分) |
有VR软硬件方案上的创新(5分) |
十一、奖项设定
(一)机器人类比赛
以进入决赛阶段的各个竞赛子项目参赛队伍的数量为基数,按参赛队成绩排序,分别设置一等奖(不超过基数10%)、二等奖(不超过基数20%)、三等奖(不超过基数30%)。
(二)程序设计类比赛
本科组、高职高专组分组设奖方式进行,奖项设置以各组别参赛队伍为基数,按参赛队成绩排序,分别设置一等奖(不超过基数10%)、二等奖(不超过基数20%)、三等奖(不超过基数30%)。
(三)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类比赛
奖项设置以各组别参赛队伍为基数,按参赛队成绩排序,评选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每个学校评比按总成绩从高到低,一等奖A平台每校不超过三队,B、C、D平台每校不超过二队,二等奖和三等奖名额不限,其余为参赛优胜奖。其中专科组与本科组分开评奖,竞赛A平台、B平台、、C平台、D平台单独评奖。
(四)数字媒体类比赛
根据有效参赛作品的数量设置奖项,各级别奖项比例如下:
每类作品分高职高专组和本科(含研究生)组,奖项设置以各组别参赛队伍为基数,按参赛队成绩排序,分别设置一等奖(不超过基数10%)、二等奖(不超过基数20%)、三等奖(不超过基数30%)。
十二、赛项安全
赛事安全是比赛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赛事筹备和运行工作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应首先遵守地方政府和学校的相关防疫要求。
(1)比赛环境
为落实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本届大赛所有项目均采用线上方式进行。所有参赛学生原则上不需要出校,请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遵守地方政府和学校的相关防疫要求。各参赛学校在本校的竞赛环境安全由领队教师负责。其他比赛环境由赛事组委会负责。
(2)生活条件
本次赛事参赛队员不需要聚集比赛,生活基本上和日常在校学习相同。
(3)组队责任
参赛院校必须安排一名领队负责参会师生的人身安全。各校指导老师应指导学生训练,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参加竞赛,营造良好的参赛氛围。
(4)应急处理
比赛期间赛场设备若发生技术故障或其他紧急情况,发现者应第一时间报告赛项组委会,同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赛项技术委员会应立即启动预案予以解决并上报大赛组委会。赛项出现重大安全问题可以停赛,是否停赛由赛项组委会决定。事后,赛项技术委员会应向大赛组委会和专家组报告详细情况。
(5)处罚措施
竞赛期间对于不能严格执行竞赛规则,违反竞赛规定的参赛队员取消及参赛资格及成绩,并禁止参加下一年度的安徽省机器人比赛,情节严重的经过组委会研讨,通报所在学校。
十三、竞赛须知
(一)机器人类比赛
(1)参赛队伍、参赛指导教师、领队须知
各参赛队在网上注册以后,同时提交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以上单位的推荐意见(需签章)到赛事组委会;参赛学校领队对报名资料的真实性和参赛指导老师、学生排序负责。
指导教师熟悉竞赛规程,为参赛队伍提供指导;指导教师及领队贯彻执行大赛各项规定,竞赛期间不私自接触裁判;领队负责做好本参赛学校大赛期间的管理工作,负责本校的参赛组织和与大赛的联络,准时参加赛前领队会议,并认真传达落实会议精神,确保参赛选手准时参加各项比赛及活动;
领队在比赛时需密切留意参赛选手的比赛时间,安排充足人员进行调度,避免出现因迟到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现象;领队应负责赛事活动期间本队所有选手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如发现意外事故,应及时向组委会报告;只有领队才有权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
(2)参赛选手须知
各参赛选手务必在赛事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参加比赛及相关活动。参赛选手应自觉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裁判、听从指挥。
(3)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须知
必须服从组委会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比赛服务工作;要按照分工准时到岗,尽职尽责做好分内各项工作,保证大赛顺利进行;做好在线比赛平台的调试工作,引导参赛选手进入相关比赛直播现场开展比赛。比赛出现技术问题(包括设备、器材)时,应及时与比赛负责人联系,及时处理;如遇突发事件,及时向组委会报告,同时做好疏导工作,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大赛圆满成功;要认真组织好参赛选手的赛前准备工作,遇到重大问题及时与组委会联系,协商解决办法。
(二)程序设计类比赛
(1)参赛队伍、参赛指导教师、领队须知
各参赛队需凭参赛证件进入比赛现场;
各参赛队在现场注册时需要提交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以上单位的推荐意见(需签章);参赛学校领队对报名资料的真实性和参赛指导老师、学生排序负责。
指导教师熟悉竞赛规程,为参赛队伍提供指导;指导教师及领队贯彻执行大赛各项规定,竞赛期间不私自接触裁判;
领队负责做好本参赛学校大赛期间的管理工作,负责本校的参赛组织和与大赛的联络,准时参加赛前领队会议,并认真传达落实会议精神,确保参赛选手准时参加各项比赛及活动;
领队在比赛时需密切留意参赛选手的比赛时间,安排充足人员进行调度,避免出现因迟到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现象;领队应负责赛事活动期间本队所有选手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如发现意外事故,应及时向组委会报告;只有领队有权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请求。
(2)参赛选手须知
各参赛选手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比赛及相关活动。
参赛选手应自觉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裁判、听从指挥。
竞赛语言为C/C++或Java。
每支队伍使用一台计算机,所有队伍使用计算机的规格配置完全相同。竞赛中使用的语言软件版本是已经发行的版本。
竞赛承办者在竞赛中应该向参赛队伍提供足够的磁盘空间。其他有关细节,如存储器和硬盘配置、软件版本等信息在队伍报到时公布。
竞赛系统采用第三方提供的程序设计竞赛平台,平台网址:www.mokit.top。
(3)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须知
必须服从组委会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比赛服务工作。
要按照分工准时到岗,尽职尽责做好分内各项工作,保证大赛顺利进行。
认真检查、核准证件,非参赛选手不准进入赛场。
比赛出现技术问题(包括设备、器材)时,应及时与比赛负责人联系,及时处理。
如遇突发事件,及时向组委会报告,同时做好疏导工作,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大赛圆满成功。
要认真组织好参赛选手的赛前准备工作,遇到重大问题及时与组委会联系,协商解决办法。
(三)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类比赛
(1)参赛队须知
参赛队必须在抽签号指定的位置就坐和操作指定的计算机;在竞赛中,参赛队员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硬件连接和软件编写调试,参赛队员不得和竞赛组委会指定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交谈,现场工作人员只能回答和处理与平台系统相关的问题;竞赛时间为4小时,结束前15分钟有相应提示。竞赛结束时间到,关闭计算机停止答题。参赛队员全部离开赛场在指定场地等待评测;参赛队员在竞赛进行1小时后方可提交作品,并向工作人员示意,记下完成时间,签名后离开赛场;参赛队员出现妨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诸如擅自移动赛场中的设备,未经授权修改比赛软硬件,干扰他人比赛等,取消其参赛资格。
特别要注意,参赛学生只能携带诸如书、手册等纸质参考资料,不能携带U盘、软件、手机、智能设备及电子档案材料,违者取消参赛资格。
(2)指导教师须知
指导教师应客观公正,正确引导参赛学生;针对竞赛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指导教师应保持冷静,客观分析,不要干扰或影响其他竞赛队;指导教师在学生竞赛期间,不得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3)参赛选手须知
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规则,服从赛场工作人员管理;对于竞赛过程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向现场工作人员反馈,不要影响其他组竞赛;参赛选手在竞赛过程中,只能携带诸如书、手册等纸质参考资料,不得携带与竞赛相关电子档材料或者在竞赛作品上标识相关标记;参赛选手应提前15分钟等候进入赛场,否则取消其参赛资格,比赛开始后1小时后方可提交竞赛作品;参赛选手在赛场,不得为其他参赛队提供解释或者技术支持,违者双方参赛队以0分处理。
(4)工作人员、巡视专家须知
工作人员、巡视专家应保证客观、公平、公正原则,不得随意与参赛队员交谈或提示;工作人员发现参赛队员有作弊行业,应及时制止,并及时向竞赛组委会反馈;工作人员要积极服务各参赛队员和线上组委会,为参赛队员和线上组委会提供良好的竞赛氛围和便利,确保竞赛公平、公正。
(四)数字媒体类比赛
(1)参赛队须知
熟悉竞赛规程,负责做好本参赛队大赛期间的管理工作,负责本参赛队的参赛组织和与大赛的联络;贯彻执行大赛各项规定,竞赛期间不私自接触裁判;准时参加赛前领队会议,并认真传达落实会议精神,确保参赛选手准时参加各项比赛及活动;领队在比赛时需密切留意参赛选手的比赛时间,安排充足人员进行调度,避免出现因迟到而被取消比赛资格的现象;领队应负责赛事活动期间本队所有选手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如发现意外事故,应及时向组委会报告。
(2)指导教师须知
比赛过程中,指导教师不得操作任何工具和设备,不得现场书写、传递任何资料给参赛选手,不得现场指导参赛选手;贯彻执行大赛各项规定,竞赛期间不私自接触裁判。
(3)参赛选手须知
参赛选手须认真填写报名表各项内容,提供个人真实身份证明,凡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比赛资格;参赛队按照大赛赛程安排和具体时间前往指定地点,各参赛选手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比赛及相关活动;参赛选手应自觉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裁判、听从指挥;参赛选手答辩后应立即离开比赛现场,不得以任何借口在赛场逗留;参赛选手在竞赛期间未经组委会的批准,不得接受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的与竞赛内容相关的采访,不得私自公开竞赛的相关情况和资料;参赛选手在竞赛过程中须主动配合裁判的工作,服从裁判安排,如果对竞赛的裁决有异议,须通过领队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工作组提出申诉。
(4)工作人员须知
大赛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服从组委会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比赛服务工作;全体工作人员要按照分工准时到岗,尽职尽责做好分内各项工作,保证大赛顺利进行;认真检查、核准证件,非参赛选手不准进入赛场。同时,要安排好领队、指导教师休息及食宿;比赛出现技术问题(包括设备、器材)时,应及时与比赛负责人联系,及时处理;如遇突发事件,及时向组委会报告,同时做好疏导工作,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确保大赛圆满成功;要认真组织好参赛选手的赛前准备工作,遇到重大问题及时与组委会联系,协商解决办法。
十四、申诉与仲裁
比赛过程中若出现有失公正或有关人员违规等现象,学校领队可在竞赛结束2小时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申诉书应包括申诉原因、申诉诉求、申诉团队等内容,并由申诉团队相关参赛队员、指导教师和领队签字。组委会和专家委员会委托裁判根据比赛规则给出针对申诉内容给出相关的裁决依据,仲裁请求和裁决依据2份材料一起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依据比赛规范、规则以及裁判给出的裁决依据对比赛结果进行仲裁。该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十五、疫情防控
鉴于今年的特殊情况,组委会、参赛院校、参赛队所有成员在竞赛期间必须遵守各级政府和所在学校的疫情防控要求。
整个赛事期间,组委会不组织线下人员聚集的相关活动,参赛报名、作品提交、攻防活动等均依托竞赛系统在线上进行。组委会根据需要采用线上会议形式开展工作。
各参赛学校、参赛队在报名、参赛等环节,必须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如无必要,不得开展大规模人员聚集的相关活动。确需开展小规模线下活动,必须按照相关防控要求向所在学校疫情防控机构报备,活动期间按照要求佩戴口罩、人员之间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各参赛队不得以竞赛特殊需要为借口,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
一旦发现参赛队员、指导老师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将取消该作品的参赛资格,并将情况通报所在学校;组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评委等必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
十六、其他
本次竞赛的相关联系信息如下:
(1)联系人
机器人类赛事技术联系人
方宝富(152-5518-9771)fangbf@hfut.edu.cn
程序设计类赛事技术联系人
徐本柱(139-6671-3366)bzxu@hfut.edu.cn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类赛事技术联系人
高先和(186-0551-5285)gaoxh@hfuu.edu.cn
数字媒体类赛事技术联系人
刘奎(139-6696-8896)liukui@aqnu.edu.cn
赛事赛务联系人
罗珣(138-5600-7470)mmluoxun@hfut.edu.cn
(2)竞赛官网地址:
机器人类竞赛:http://ahrobot.thunder10.com
程序设计类赛:http://www.ahjsjjy.com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类赛:http://ahrobot.thunder10.com
数字媒体类赛:http://www.ahjsjjy.com
(3)竞赛交流QQ群:
机器人竞赛QQ群号:392059367
程序设计竞赛QQ群号:273755076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竞赛QQ群号:275026701
数字媒体竞赛QQ群号:445726762
各参赛学校可指派1-2指导教师加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